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六 我的叔叔于勒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六 我的叔叔于勒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我的叔叔于勒》互动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我的叔叔于勒》互动学案

 

设计綦宗峰     时间  2008.9 .10    序号  7

目标导学 

(一)导学前测

小说的三要素是(   )(   )(   )

故事情节分为几部分?( )( )( )( )( )(  )

(二)本节目标

1. 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3.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互动导学 

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1.写出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他的? 

答:                                        

3.这篇小说安排故事情节线索是:答:                                        

4. 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答:                                         

7.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答:                                        

8.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安排得十分巧妙,使故事曲折,引人入胜。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面几个问题,深刻体会这一特点。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就介绍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                                         

2)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答:                                        

3)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答:

4)“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答:                                        

学后反思

 

友情提示     作者·背景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在母亲和一位中学教师的教导、鼓励下,很早就开始学习写作。1870年中学毕业以后,到巴黎学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战后长期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小职员。

莫泊渠先后结识了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以及左拉、都德和旅居法国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等人,得到他们的指导帮助。187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羊脂球》,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他共写了20O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三本游记,以及许多文学、政治和时事评论。 

莫泊桑生活在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时代。面对风起云涌的阶级斗争,他一方面看到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了资本主义壮丽面上的裂纹,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在作品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日益腐化的现象。

莫泊桑获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和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多次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热情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鞭答资产阶级的怯懦与自私,留下了《羊脂球》《菲菲小姐》《米龙老爹》等名篇传世。他还大量地以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为题材,披露那些人极力向上层社会钻营的丑态,讽刺他们庸俗而可悲的虚荣心,如《项链》《骑马》《绳子的故事》等。《我的叔叔于勒》也属于这类作品。 

当堂训练 

一、根据拼音填词标调

jie ju (     )  lian lu (    )  mu  li(     )lang bei(     )_

二、辨析下列各组两个词的含义 

    ①恭维:               恭敬:                     

    ②郑重:               慎重:          

    ③端详:               端量                                   

    ④阔绰                 阔气           

三、课内阅读,品味语言。下面句子,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感情?

1、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 答: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什么心理? 

答:                                        

四、课外阅读                         外婆和鞋

席慕蓉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结合短文,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①嚣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泪眼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鞋”是一双怎样的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你找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我”的心情怎样?请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含义是: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