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 1、老师讲故事:《咬过的汉堡包》:一个雨天的早晨,一位年轻妇女与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走进一家快餐店。他们坐下点餐时,又进来一个人,背微驼,穿一件破烂的上衣。他缓慢地走向一张狼藉的桌子,慢慢地检查每个盒子,寻找残羹剩饭。当他拿起一块法式炸土豆条放到嘴边时,男孩对母亲窃窃私语道:“妈,那人吃别人的东西!”“他饿了,又没有钱。”母亲低声回答。“我们能给他买一只汉堡包吗?”“我想他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当女服务员递给母子俩两袋外卖食品时,男孩(老师停顿,请学生续讲故事)突然从他的袋里拿出一只汉堡包,咬了一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桌上。那人很惊讶,感激地看着男孩转身离去。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两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骑马》。 3、请学生阅读《书海领航》,简介莫泊桑。 | 1、学生听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来续讲故事。 2、学生简单谈听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书海领航》,对信息进行适当地筛选,简介莫泊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 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为新知的学习构筑合适的背景和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书海领航》,简介莫泊桑,意在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组织信息的能力;为后面学习莫泊桑的小说作铺垫。 |
初读小说 整体感知 | 1、请学生自由速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老师随机板书) 3、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 1、学生自由速读《我的叔叔于勒》,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概述小说情节的各部分内容。 3、学生评价并修正。 4、交流各自读后的感受。 | 梳理小说的情节,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更深入地探究文本。 学习起步阶段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
再读小说 比较品读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1、小说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老师适当板书) 2、请学生把找出的评价进行分类(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 要求:请按时间顺序说。@;QSD* 3、归类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老师随机点拨) 4、请学生再作第二次分类(标准:找出的这些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5、归类以后,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 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小说,圈划出相关信息。 2、交流讨论 3、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为找出的评价分类。 4、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见解。 5、学生进行第二次分类。 6、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 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人物对于勒的评价,并运用不同的标准对这些评价进行分类,在分类及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 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各有不同,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的倾向,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自主发现与交流。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分享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
三读小说 拓展品读 | 1、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是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我们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体会了对比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我们接着再读一篇莫泊桑的小说《骑马》。 2、请学生品读小说《骑马》,找出小说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3、从埃克托尔骑马前后的表现,你能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从他的身上,你能知道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读完这篇小说后,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吗? | 1、学生品读小说《骑马》。 2、圈划出小说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句段。 3、交流讨论。 4、运用比较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5、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6、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的感悟。 | 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联系已感受到的对比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品读《骑马》。 通过品读,让学生自己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在读读、议议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规律转化成自己的技能。 |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 1、词语积累 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任选一个情节,为《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A、于勒没有穷困潦倒,而是衣锦还乡,我们在栈桥边等到了他…… B、在船上,我们全家没能避开于勒…… C、菲力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 3、(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在文学作品中很普遍。无论是同一人物的言行对比,还是不同人物的间的对比都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有效手法之一。同学们如果在平时作文中也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巧,将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请以“他(她)变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向课外延伸,把小说的语言情境与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