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专题
气 象 物 候
看云识天气
初读课文,分析结构
提示:这篇说明文介绍的是如何看云识天气。试按“总—分—总”的结构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从云的形状上可以看出天气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研讨主体部分,思考问题
1、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而“低而厚密的云层”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第二部分分三个层次,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第一层(2):说明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第二层(3-5):说的是如何通过云彩的形态来判别天气。
第三层(6):介绍如何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来推测天气的变化。
三读课文,填写表格
思 索 质 疑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写 作 特 点
1、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明。
2、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
3、语言通俗、准确。
课 后 作 业
课外收集有关农谚,说说它揭示了怎样的生活规律,以便课堂交流。
专题
气 象 物 候
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农谚,说说它揭示了怎样的生活规律。
课 堂 交 流
大自然的语言
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提示:课文可分为4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第一部分(第1—3段),从四季的自然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段),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是文章重要的说明内容。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二读课文,研讨问题
1、阅读第一部分,试给“物候学”下一个定义。
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的一门学问。
2、为了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都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例句略)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四个因素。“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4、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其次是“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虫害。
思索质疑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兼用了平时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法来说明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阅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以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练地描绘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由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阳光等等,它的种植、生长、收获等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写作特点
1、本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课后作业
走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本地的物候现象。
专题
气 象 物 候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原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大意
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博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思索质疑(三)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一句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也是高低气温差异。查阅资料可以从地理资料、气象资料、旅游资料、文学作品中去找,如有条件,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输入相关词语搜索。(注:可以是“天山”,也可以是“祁连山”)
原文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意
黄河的滔滔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杨柳》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从来吹不到这儿。
思索质疑(四)
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可谓异曲同工。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竺可帧先生认为这是将“黄沙”写成了“黄河”之故,“沙”与“河”草写时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错。这种说法也有后来发现的唐人抄本为证。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的。”(《利害与是非》 1935年)
施蛰存认为,如果说凉州不在黄河边上因而肯定“黄沙”也有问题。因为《凉州词》是谱唱《凉州曲》的歌词,其内容本来不限定描写凉州城。王之涣此诗只是写一个边塞上的戍城,“孤城”是泛用,并非特指凉州的,那么连这第二句也得否定了。(《唐诗百话》)
原文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将士们的弓箭刀枪。
思索质疑(五)
华罗庚教授在教学和研究中一向倡导质疑精神,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多动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他说:“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但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他针对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高飞”一句,也写下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意
竹林之外,有三两技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思索质疑(六)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1、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苏轼看到画中有鸭,故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鸭是水陆两栖,在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要比水中鱼敏感。
2、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敏感,所以只要春回水暖,自然就“先知”了。
3、桃花在春天开放,蒌蒿、芦芽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美味,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钱钟书认为,本诗前三句写惠崇画中的事物,末句写的是苏轼心里的想像。因此苏轼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4、“河豚欲上”也可以理解为“春江水发,河豚向上游”。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这是从物候学角度作的解释。
根据3、4两点,诗意可以理解为:看到了蒌蒿满地、芦芽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课 后 作 业
背诵这两首诗,并默写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