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 气象物候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专题 气象物候

  • 格式:  PPT
  • 大小:  1.13M    33张
  • 时间:  2016-07

专题《气象物候》ppt课件6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专题《气象物候》ppt课件6专题《气象物候》ppt课件6
气象物候
专题
融水民族中学 里有款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始雪、初冰、解冻等)
气象物候
气象物候
你知道哪些预知天气的方法?
看云
看动物
风筝
气球
火箭
气象飞机
气象卫星
看云识天气
卷 云
卷积云
积 云
高 积 云
卷 层 云
高 层 云
雨 层 云
返回
积 雨 云
日 晕
月 晕
返回


返回
高积云
积云
卷积云
卷云
天气情况
形 状
名称
阅读第三节,完成表格:
像羽毛、像绫纱
天气晴朗
像鳞波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像棉花团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像羊群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阅读第四、五节,完成表格:
仿佛白色绸幕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像毛玻璃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布满天空
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下降
形成高大的云山
马上就会下暴雨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阅读第六节,完成表格: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拓展延伸,探究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1、搜集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成语。
2、自读《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课外作业
气象物候:学古诗
原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大意
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博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原文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意
黄河的滔滔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杨柳》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从来吹不到这儿。
原文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将士们的弓箭刀枪。
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意
竹林之外,有三两技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考题训练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说明其中的物候的规律是什么?

答:揭示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蕴涵生物循环规律。
2、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3、下面是盐城5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

5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温度:20—28 0C 风力: <3级

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温度20—28 0C,风力小于3级,出门的朋友,请带上雨具,雨天路滑,请请注意安全。
4、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答: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5、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

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
6、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
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高科技来预测天气。
7、《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8、 学了《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由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阳光等等,它的种植、收获等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1、搜集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成语。
2、自读《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课外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