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林中小溪
总课时
学 校
五中
教 者
杨 波
年 级
九 年
学 科
语文
设计来源
教参、网络
教学时间
2011年 月 日
教
材
分
析
《林中小溪》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
学情分析
通过小组间合作,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文中小溪所经历的障碍及流经的坦途。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有关作者普里什文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
3、理清课文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
4、学习本文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的
重
点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
难
点
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富有哲理的句子找出并加以分析。
课前准备
工具书 课件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林中小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5分
由《鼎湖山听泉》导入:1、背诵第八段。2、复习由景生情的写法。
背诵、复习提问。
△温故知新
二、整体感知课文20分
(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二)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文章主体部分,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请个别同学读,并对他们的朗读作出评价。
问题:作者从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请说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讨论交流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林中小溪
第一课时
三、拓展训练10分
创新思维小练习:
1、由涓涓溪流你有何独特感悟?
2、生活中还有哪些美景会给你联想?
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反复诵读,感作者所感
四、小结5分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五、作业5分
背诵优美段落(自由选择)
板书设计
林中小溪
领悟小溪的精神
对小溪的态度和看法
○普里什文的散文被称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作为九年学生,应该尝试从一定的高度来评析课文,虽然很难,但可以从学习、借鉴名家的评论开始做起。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林中小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5分
由《小石潭记》的由景生情引入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学生背诵、复习有关知识
△温故知新
二、课文分析20分
指导重点朗读第八段。
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设喻的?
2、为什么先举乐音,再举本体?
作者如何把泉景与人生感悟联系在一起的?
朗读、思考、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10分
阅读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比较、进一步体会其作品的风格
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林中小溪
第二课时
四、小结5分
学生小结
五、作业5分
写一个议论片段,把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林中小溪
遇到障碍——遇到最大的障碍
——冲刷倒百年云杉——分流合流
○要求学生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会学生从反复吟诵中,了解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蕴的人文内涵。并且能从吟诵中品味文章的神气。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