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2010·长春高一检测)“黄金搭档”维生素片中含Ca、
Fe、Zn、Se等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 )
A.Ca B.Fe C.Zn D.Se
【解析】选A。根据含量不同,细胞内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B、Zn、Cu、Mo、Se等。
2.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解析】选A。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的85%~90%。
3.胡杨是西北干旱地区生命力极其
顽强的一种树木,其发达的根系可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该种树细
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脂质
【解析】选B。在构成生物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占细胞的7%~10%,其次是脂质,占细胞的1%~2%。
4.在各种化学元素中,占细胞干重最多的一种是( )
A.H B.C C.N D.O
【解析】选B。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如人体细胞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O,占65%。而占细胞干重最多的是C,占55.99%。
5.下面为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请填写下表有关内容:
【解析】梨富含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存在,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现用现配和温水浴加热,最终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进行检测。鸡蛋清富含蛋白质,是检测蛋白质时选用的良好材料,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后会变紫色,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应先用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再用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答案: ①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②脂肪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或红色)
③蛋白质 双缩脲 双缩脲 紫色
【典例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
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
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多少,解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自主解答】选D。鲜重状态下,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约占85%~90%,其次是蛋白质,约占7%~10%,再次是脂质,约占1%~2%,而糖类和核酸共占1%~1.5%;细胞中C、O、H、N的含量一般为18%、65%、10%和3%。
【典例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
【标准解答】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组织中各有机物的检测实验,具体分析如下:
【典例3】(2010·临沂高一检测)
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
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类8.5%,
每100克含维生素A 5毫克、
维生素C 9.3毫克、钙(Ca)45毫克、
磷(P)50毫克、铁(Fe)8毫克,以及18种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那么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有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略)。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标准解答】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目的是探究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向洋葱组织样液中加入碘液,若出现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后,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可溶性还原糖。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时,注意有三种不同情况:①同时含有可溶性还原糖和淀粉;②只含有可溶性还原糖;③只含有淀粉。
答案: (2)碘液 斐林
(4)Ⅰ.②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1 mL,混匀,将试管置于50℃~65 ℃的水浴锅中加热2 min
Ⅱ.②加入2滴碘液
(5)①砖红色沉淀 蓝色
②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蓝色
③步骤Ⅰ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步骤Ⅱ出现蓝色
没有还原糖只有淀粉
1.(2009·广东高考改造)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而且还原糖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2.(2007·江苏高考)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附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液,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液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原理、过程、选材、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分析。双缩脲试剂是鉴定蛋白质的试剂,鸡蛋蛋白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蛋白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附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够彻底,也不容易清洗试管。
3.(2010·泉州高一检测)下列有
关图示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
B.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是蛋白质
C.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中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则其中Mo的含量很少
【解析】选B。如果此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为水,含有的元素是H、O。如果此图表示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因为鲜重状态下,水的含量最高,而Mo是微量元素,故其含量很少。
4.(2008·重庆高考)某小组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如图),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检测。(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而且紫色越深说明蛋白质含量越多。
(2)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同时加入,因为先加NaOH溶液(A液)可以为Cu2+(B液)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环境。若A、B液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OH)2沉淀而失效。
(3)结合图中曲线看出,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多。
答案: (1)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a:错。更正: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b:错。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3)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A.Na、K、O、S B.B、Mo、Fe、Zn、Cu
C.N、H、O、P、C D.Fe、Ca、Cu、Mg、C
【解析】选B。观察比较可知,选项A中有O、S、K三种大量元素,选项B中全部都是微量元素,选项C中全部为大量元素,选项D中有C、Mg、Ca三种大量元素。
2.(2010·长春高一检测)在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
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解析】选A。C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被称为最基本的化学元素,而O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
3.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本实验的选材要求。选材时,首先要考虑生物组织中待鉴定物质的含量,其次考虑是否对材料大小有特殊要求。B、C、D项所选材料均是适宜的,A项中甘蔗、甜菜虽含糖多,但主要为蔗糖,而蔗糖为非还原糖,所以不能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4.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NaOH 溶液和CuSO4 溶液
B.斐林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 NaOH 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 的CuSO4溶液,用时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用现配
C.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0.1 g/mL 的CuSO4 的溶液滴入2 mL 0.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 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 溶液
【解析】选C。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NaOH 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 的CuSO4 溶液)组成的,使用时甲液、乙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是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NaOH 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 的CuSO4 溶液)组成的,使用时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不可混用。
5.(2010·昆明高一检测)在河北省“红心鸭蛋”事件中,部分蛋鸭养殖户用加入“红药”(主要成分是苏丹Ⅳ)的饲料喂蛋鸭而得到“红心鸭蛋”,被染成红色的是蛋黄中的
( )
A.脂肪 B.蛋白质 C.核酸 D.葡萄糖
【解析】选A。苏丹Ⅳ染液是用来检测脂肪的试剂,可将脂肪染成红色。
6.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利用葡萄糖是否彻底,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有(多选)( )
A.斐林试剂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碘液
【解析】选A、B、D。苏丹Ⅲ染液可以检测脂肪,斐林试剂可以检测是否有葡萄糖的存在(葡萄糖是否已经完全水解),碘液可以检测是否有淀粉存在(淀粉是否已经完全水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6分)
7.(12分)下表是人体及大肠杆菌的元素组成情况,请据表回答有关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这些元素,没有一种是无机自然界所没有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各种元素的含量可以看出:__________的含量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比在鲜重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少。
(3)从表中可以看到碳在鲜重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比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含量与自然界各种元素含量差异很大,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人体和大肠杆菌内氧在鲜重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在干重中所占的比例。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人体和大肠杆菌内碳在鲜重中的比例分别为18%和15%,而在干重状态下分别变为55.99%和50%。
答案: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氧 (3)低
8.(14分)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和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和_____溶液。
(2)用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
【解析】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可以分为蛋白质(稀蛋清和淀粉酶)和糖类(葡萄糖、淀粉)两类,因此可以通过双缩脲试剂的显色反应与否把它们初步分开,对于不发生显色反应的葡萄糖、淀粉可以利用斐林试剂区分开来,对于稀蛋清和淀粉酶的分开则应利用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特性来鉴别。
图示如下:
答案: (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2)斐林
(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的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_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出现什么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斐林试剂要求现用现配,其配法是:将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不能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待测组织样液。本实验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1号试管向组织样液中先加入乙液,后加甲液;2号试管先加甲液,后加乙液;3号试管按教材中的要求来使用。若甲液和乙液的使用顺序能颠倒且与是否混合使用无关,则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若甲液和乙液使用顺序不能颠倒或与是否混合使用有关,则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加入顺序。整个实验体现了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
答案: (1)0.5 mL 0.1 g/mL NaOH溶液
0.5 mL 0.05 g/mL CuSO4溶液
0.5 mL 0.1 g/mL NaOH溶液与0.5 mL 0.05 g/mL CuSO4溶液的混合液
(2)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
(3)0.5 mL 0.05 g/mL CuSO4溶液与0.5 mL 0.1 g/mL 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
(4)①若1、2、3号三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若1、2、3号三支试管不全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1.(2010·南安高一检测)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在水浴加热前还应再向试管内注入
1 mL( )
A.酒精 B.苏丹Ⅲ染液
C.层析液 D.斐林试剂
【解析】选D。检测还原糖时,应向注入了2 mL待测组织样液的试管内注入1 mL斐林试剂,再进行50℃~65℃的温水浴加热。
2.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宣布:在肯德基的一些调料中发现含有苏丹红成分。苏丹红对人体有害,但可制成苏丹染液,用来鉴定一些物质。下列关于苏丹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脂肪,呈红色
B.苏丹Ⅳ染液可鉴定脂肪,呈红色
C.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葡萄糖,呈砖红色
D.苏丹Ⅳ染液可鉴定葡萄糖,呈橘黄色
【解析】选B。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时,呈现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鉴定脂肪时,呈现红色。
3.从化学元素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主要表现
在( )
A.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具有特异性
B.生物体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种类相差很大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解析】选D。化学元素本身在生物体内和非生物界中的作用是相同的,并无特异性。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这是非生物界所没有的,组成生物体的任何元素都能在非生物界中找到。从化学元素的种类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从化学元素的含量来看,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4.关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体内的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含量总是最多的
D.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对人体来说不需要补充
【解析】选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差别较大,A项错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即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B项正确。生物体内的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含量并不一定总是最多,鲜重状态下,O元素含量最多,C项错误。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必需的,如果缺乏,生物体无法完成正常生命活动,因此需不断补充,
D项错误。
5.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回答下列问题: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温水浴加热后,
b管有砖红色沉淀,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果实成熟时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识图用图及实验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果实变甜有关。首先要知道高中教材中涉及到的糖类物质,哪些是有甜味的,哪些是没有甜味的;其次要清楚这些糖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是如何转变的;最后再分析曲线Ⅰ和Ⅱ的变化趋势,找出第X天和第Y天这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利用物质鉴定的相关知识: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温水浴加热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就能轻松答题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般以淀粉形式贮存,当果实成熟时,淀粉逐渐分解成具有甜味
的还原糖(如葡萄糖);第X天(成熟早期),淀粉含量多,还原糖含量少,第Y天(成熟后期),淀粉含量少,还原糖含量多,由此就能确定c管颜色比a管要浅;d管的颜色比b管要深;图A的Ⅰ曲线代表淀粉,Ⅱ曲线代表还原糖。
答案: (1)浅 淀粉 Ⅰ (2)深 还原糖 Ⅱ
6.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1)向等量的葡萄糖液和蔗糖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约2 min后,两者颜色反应不同。这表明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别___________。
(2)蔗糖液经稀盐酸处理后,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还原糖鉴定实验原理的理解。(1)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斐林试剂[NaOH和CuSO4反应生成的蓝色Cu(OH)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利用此原理可以鉴定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但经稀盐酸处理后,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故遇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 (1)还原糖
(2)蔗糖液经稀盐酸处理后,产生了还原糖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