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1《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物理必修1《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物理必修1《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物理必修1《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习目标: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学会利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
3.能通过纸带上点的位置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4.会用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重点难点:1.打点计时器的正确使用.
2.掌握测速度的方法.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3、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测时间
(电源频率50Hz,每隔___秒打一个点)
(2)测位移
(3)研究纸带 → 研究物体运动
4、根据纸带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02 s(电源频率为50 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
(2)根据v=Δx/Δ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Δ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Δ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 s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3)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的平均速度
0 A B C D E
X1
测瞬时速度
基本思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以上两式表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O A B C D
2.50
5.49
8.99
13.01
0.458
0.541
0.627
单位 cm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操作步骤
(1)固定计时器
(2)穿纸带
(3)启动电源,拉纸带,随后立即关电源
探究
纸带的处理 ——1.测平均速度
疏密与速度的关系
(1)需测量的量:
(2)关系式:
初识制表
看书并回答:
 哪几个时刻?如何确定?为何这样定?
 如何设计表格?
三 、测瞬时速度
1、测量原理
2、测量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看书并回答:
 哪几个时刻?如何确定?为何这样定?
 如何设计表格?
思考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只能测量单向直线运动的常规物理
头脑风暴
2.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
原则:准确性 可行性
频闪照相
 时间特点:_____
位移特点:_____
 可以怎样研究运动?
四 、用图像表示速度
1、图像特点:直观
2、常用作图法
(1)描点作图
(2)据函数关系式作图
3、作图步骤
(1)建系 (2)描点 (3)作图
少了什么?
四 、用图像表示速度
1、图像特点:直观
2、常用作图法
(1)描点作图
(2)据函数关系式作图
3、作图步骤
(1)建系 (2)描点 (3)作图
4、速度-时间图像(v-t graph)
0 1 2 3 4 5 6 7 8
0.6
0.5
0.4
0.3
0.2
0.1
t/10-1s
v/(m·s-1)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2)D中取
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顺序BECAD
AB
课堂练习
1、对纸带上的电迹说法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ABD)
2.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的原因可能是?
A、电源电压偏低 B、永磁体磁性不足
C、振针位置过高 D、复写纸陈旧
E、振动片不在永磁体的中央
(ABCDE)
ABD
ABD
BC
(四)实例探究
[例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
解析:A.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A错。
B.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B错。
C.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故C错。
D.打点针压得过紧。针和纸接触时间长,打出一些短线。D正确。
答案:D
答案 ABDEC
A.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C.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D.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图 5
A
图 6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第2 s内、第3 s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2 s内返回出发点,向反方向运动
D.在这7 s内物体的位置始终不会为负值
D
图 7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