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十八 奇妙的克隆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二十八 奇妙的克隆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奇妙的克隆》教案4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教学目标 
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00教学重点 
    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 
    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作好预习,从图书馆及网上查 
找有关“克隆”的知识,并根据课文内容观察身边的“克隆”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设境导入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 
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 
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 
“奇妙的克隆”。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供小组讨论。     
课堂导问: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学 
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 
  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 
  术发展的脉络。 
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 
  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 
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 
  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 
问题的冷峻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研读探究 
  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 
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探究小结: 
  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 
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     
合作探究 
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c.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提示: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 
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 
■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教师可以提供网上、报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应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引 
用的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拨。 
■学生小结 
    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从方法上、思想情感上考虑。 
  ■延伸作业 
    将课堂小结“我学到了……”写成书面文字;从网上、报上、书籍中查询科学前沿的新兴技术。 
附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植物界的克隆: 
动物界的克隆: 
鱼类 
两栖类 
哺乳类一“多利”的诞生 
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