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幽径悲剧》导学
江苏东台 方银官
一、主题解说
《幽径悲剧》是一篇描写细腻、抒情动人的优美散文。写的是幽径中一棵古滕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棵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整个燕园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表达了对无端毁灭自然和生命的行为的痛恨,抒发了关心、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感情。引发读者正确对待环境、热爱环境的情感,让读者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明白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善待自己。
二、层次分析
全文共16个自然段。1-6自然段写幽径的美景;7-10自然段,着力写出幽径藤萝之美。其中第7自然段写藤萝的历史文化底蕴,第8自然段从多个方面写藤萝的特点:无棚无架,生命力旺盛,不引人注目。9-10自然段写“这一棵”藤萝幸免于难,作者心中感到欣慰。11-16自然段,写藤萝的悲剧。作者先写悲剧发生后的惨状,继而写自己心中悲哀至极的感受,最后表明自己要永远关注和热爱自然、生命。
三、特色梳理
1、层层铺垫,突出中心。从局部看,写幽径是为写古藤作铺垫,写古藤是为写一棵古藤作铺垫,写众多古藤未能幸免于难,而“这一棵”却躲过劫难,是为下文写“这一棵”古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命运作铺垫。从整体看,前面的描述是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的。这样突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关注和热爱这一中心。
2、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写幽径,写藤萝运用了描写,或绘形,或绘色,或绘声,充分写出了古藤萝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在此基础上,作者放纵自己感情的潮水,用心理描写、正面和反面描写相结合等手法,以极其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和惆怅,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毁灭美的“愚氓”,表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3、语言特色:精炼、纯粹,通俗而又雅致。
①用词上,在大量的现代语汇之中,兼用了文言语汇,如:“诛伐”“焉知”“愚氓”等。还用了不少成语和一些四字短语。如:等闲视之、曲径通幽、月白风清等。
②句式上,以散句为主,在散句中又间以骈句或对偶句。如“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等。
《幽径悲剧》精读精练
[基础训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懦者 ②摇曳 ③虬干
④愚méng ⑤liàn yàn ⑥万hú
2、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
口诛笔伐 精神抖擞 漠不关心 相应成趣
屈径通幽 鲁殿灵光 林林总总 司空见惯
错别字
订 正
3、“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其中”“足”的意思是 ,“不足不外人道也”出自 朝 (人名)的 (作品)。
4、在文中,“曲径”和“幽径”都是指同一条小路,请说请它所在表达意思方面的侧重点在哪里。
①曲径: ②幽径:
[精段阅读]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5、为什么“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真有点怕去了”?
6、从文中可以看出幽径的藤有怎样美好的品质?(用原句回答)
7、作为植物,古藤萝是不会哭泣的,然而作者却说“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8、作者反复写古藤“死”后自己的感受,目的是什么?
9、作者说“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含义是什么?
10、如果你就是这棵古藤萝,你会向人类申诉些什么呢?请具体描述。(100字左右)
[延伸拓展]
11、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这一话题写一句广告词。
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告词:
12、请同学从“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25660&pgid=62930”这一网址,找到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并完成文后的阅读训练。
参考答案:
1、①nuò ②yè ③qiú ④氓 ⑤潋滟 ⑥斛
2、莫——漠 应——映 屈——曲 贯——惯
3、 值得 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4、 ①侧重说这条小径蜿蜒曲折。②侧重说这条小路很僻静。
5、 因为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人毛骨悚然。而过去的古藤萝又是那么美好。
6、 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7、 作者这样写是借助古藤的哭泣来描摹自己痛苦、悲愤的内心感受。
8、 表达作者对藤萝的“同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愚氓灭美的愤慨与不满。
9、 作者批评世人只争夺个人的名利,对自然、对他人缺少关爱与同情,有的只是自私、冷漠、无情。
10、略(点拨:应用第一人称描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