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十一 苏州园林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二十一 苏州园林

  • 格式:  DOC
  • 大小:  59K    4张
  • 时间:  2016-07

《苏州园林》表格式教学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仁沙中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
九 年级科目 语文 执笔 侯东生审阅  审核 学生姓名:   
课题
课型
课时数
上课时间

苏州园林
新课
3
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及处理方法
1、 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 2、 学习由整体把握到具体制订的读书方法
3、揣摩文章语言的精妙。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知识梳理
目标链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2、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教学过程
阅读过程
(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15分钟)
预习检查:
  轩榭(     ) 池沼(    )
丘壑(    )嶙峋(       ) 
镂空(   ) 蔓延(   )
着眼(   )蔷薇(      ) 
斟酌(      ) 重峦叠嶂 
自出心裁 别具匠心 俯仰生姿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25分钟)
1.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这个特征?
3:揣摩语言: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在书上划出。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各地的标本.(标本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改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
(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20分钟)
瓦腊纳西小站的警示牌
菊韵香
⑴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⑵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倏地飞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⑶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⑷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⑸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⑹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⑺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⑻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⑼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家。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⑽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⑾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⑿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选自《成长读本» 2010年第5期有删节)
1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4.第(2)段中加划线的“成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

15.请指出第(5)段划线句"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句中“毫不费力”的短语类型,并说说不用这个短语会影响表达的理由。(3分)

16.第(9)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的作用? (3分)

17.请读第(12)段的结尾“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4分)
(16分)                                 
学习记载:
教学反思 :
自己最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
等级


小组寄语
等级


老师寄语
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