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八 阿里山纪行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八 阿里山纪行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阿里山纪行》教案10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授课人:虞志江 授课班级:初二(6)班 
  级 别:片 级 授课时间:2005.11.22
  一、 教学目标
  1、 领略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3、 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二、重点:目标2、3
  三、难点:目标3中“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1教时
  五、教学设想
  1、播放歌曲《高山青》,画面展示阿里山的秀美风光。
  2、学生介绍阿里山,教师投影文字介绍。
  3、展示预习:展示生字词的积累。
  4、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梳理出作者的游踪,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筛选出恰当的词语形容这些景物。
  5、品味语言:(1)填空赏析文中佳句;(2)独立批注,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谈谈感悟;(3)改动原文,比较辨析优劣。
  6、积累:(1)自由朗读喜欢的语句;(2)把它们摘录在笔记本上,并写点感悟。
  7、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台湾歌曲风靡全国。这首歌的名字叫《高山青》,也叫《阿里山的姑娘》。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不好?
  播放歌曲。
  这首歌,风格豪放而又不失柔美,曲调古朴而又不乏现代气息。歌中提到的“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吴功正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阿里山风光。
  投示课题、作者,解题。
  (二)展示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阿里山的知识。
  2、教师投影文字介绍(教师课前调查学生都有哪些资料,投示那些学生难以找到的又能反映阿里山概貌的资料。)
  3、展示生字词的积累。
  (三)整体感知
  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咱们读文章就仿佛跟着作者的脚步去游览了阿里山。那么,作者游览阿里山的行踪是怎样的呢?他一路见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重点。
  2、速读课文,根据投影提示梳理出作者的游踪。再利用表格,从文中筛选出恰当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填入栏中。
  (1)游踪:
   台北 嘉义 阿里山站
  
  姊妹潭 神木 下山
  (2)
  景物景点小火车、火车站姊妹潭原始森林曲径幽路森林树木神 木
  特 点古式风味古典文化感觉清澈透亮静谧洁净长满青苔姿态各异气候阴凉庞然大物历史悠久
  
  (3)按作者游踪投影阿里山风光图片。
  (4)归纳什么叫“移步换景”:作者描写阿里山风光,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你能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说说什么是“移步换景”吗?
  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教师投示: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
  课后,我们要学着用这种方法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
  (四)语言赏析
  1、过渡:在小说《最后一课》中,作者都德借韩麦儿先生的嘴赞美了法国语言: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想说,汉语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投影)请把下面两道语言赏析题补充完整。(见《课时练》P61)
  3、小结:怎样答这类题?必须扣住两个要点:(1)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从写作手法到描写角度,从修辞手法到遣词造句,都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4、找两处地方自由批注并交流。
  5、引导:老师有个习惯,看到别人的好文章,忍不住手痒,总想帮他改一改,不知改得有没有原文好,请同学们评判一下。
  (投影)
  
   a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却又没有了。
   b姊妹潭里没有鱼和鳖,树林里也没有飞禽走兽,偶或有像知了、像蚊子、像苍蝇般的叫声,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
  
   a山间的幽径曲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
  
   b山间的幽径曲路全被短细厚密的青苔染绿了。
  
   a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b它们排列整齐,如孙武的军阵、秦皇的兵马。
  五、积累
  自由朗读喜欢的语句,用工整的字把它们摘录在作业本上,写点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