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格式:  PPT
  • 大小:  721K    20张
  • 时间:  2016-07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古有一人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记承天寺夜游
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
请解释下列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想到
只是
共同,一起
睡觉
于是
原来
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读课文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拓展与积累
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关于“月亮”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布置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