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源

  • 格式:  PPT
  • 大小:  350K    28张
  • 时间:  2016-04

以德国史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大国发展史专题总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以德国史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大国发展史专题总复习ppt课件以德国史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大国发展史专题总复习ppt课件
中考复习之德国崛起
——以德国史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大国发展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综述
近年中考试题中关于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的试题量和分值在增多,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区域。因此在初三第二轮复习中对大国发展史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在复习时,应先从不同视角切入归纳知识要点,再引深问题放大视野,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下面以德国史复习为例,分析大国发展史专题复习思路及其要领
一、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国家对外政策的不断变化
二、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四、文化发展
德国的崛起
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
一、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
19C70S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确立君主立宪制
20C30S建立法西斯统治
二战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20C90S初东欧剧变,德国重新实现统一
知识体系
二、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19世纪中期,四分五裂的政局阻碍了工业化进程,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其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领先地位。
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工业生产迅速下降,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加紧发展军事工业及其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的军事化。
二战以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与欧洲其它国家联合,建立欧共体、欧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知识体系
三、国家对外政策的不断变化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德国积极向世界争夺殖民地,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为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与法国、英国等国产生矛盾,最终形成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继而挑起一战,一战期间德国在东西两线与协约国作战,最后战败投降。
一战后初期,在巴黎和会上,德国受到战胜国的宰割,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干涉西班牙内战,和日意结成法西斯同盟;1938年,吞并奥地利,利用慕尼黑会议割占捷克苏台德等地。二战期间,德国在欧洲战场、非洲战场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作战,最后以失败告终。
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大国对德国及首都柏林进行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联邦德国追随美国,参加北约组织,民主德国跟随苏联,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
知识体系
四、文化发展
思想:马克思、恩格斯
科技: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爱因斯坦:相对论。
音乐:贝多芬
德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
兴衰大事:
通过 ,实现了统一,建立起 制,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在 (战争)和 的推动下,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19世纪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特点:“ ”
积极对外扩张,引发了一战。
一战战败,终结君主制,建立魏玛共和国,受到协约国的制裁
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中法西斯化,挑起了二战
二战战败,国家分裂为 。
战后50、60年代 。
1990年两德统一,德国重新崛起。
兴衰原因:
兴:国家的统一,国家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战后的民主化改造和积极利用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先进的教育提供了大量人才
衰:国内残余封建势力的影响,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
“铁血宰相”俾斯麦
见证近现代德国沧桑的勃兰登堡门
知识梳理
(一)近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于其他国家。
(代表: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创建本茨汽车公司。)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水平赶上并超过英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为争夺殖民地,与英国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4、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盟,组成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
5、 一战:
1) 1914年,支持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挑起一战。
2)1916年,凡尔登战役惨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3)1918年,向协约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6、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遭到严重削弱。
(二)现代:
1、1929—1933年,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2、1933年,希特勒上台,成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政权,制造国会纵火案、屠杀犹太人,并向外疯狂扩张,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与日本、意大利组成轴心国集团。
4、1938年9月,召开“慕尼黑会议”,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5、挑起二战:
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4月,大举进攻欧洲西部,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北欧许多国家。
1941年6月,对苏发动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成为二战转折点。
1945年5月,柏林战役惨败,德军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6、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7、20世纪50—7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
8、20世纪60年代,与法国等其他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9、1989年,东欧剧变后,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10、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后,成为欧盟重要成员国。
中考考点知识
(一)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九上10课第61-62)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由理论上升为科学)
《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中考考点知识
(二)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九上19、20课第99-100,104—107页)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突发事件会威胁人类和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3、一战性质: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
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不是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空前激烈;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考考点知识
(三)知道汽车的发明,了解贝多芬等人的成就 (九上18课、24课第95、127页)
1、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2、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乐的结构形式。
作品:《英雄交响曲》(描写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命运交响曲》(自己与命运抗争)。被誉为“乐坛雄师”。
中考考点知识
(四)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九下3课第12页)
1、《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分赃和称霸世界。
②巴黎和会四巨头: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③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和约内容主要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1939年白色方案遭到德国闪击)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④影响:A、重建了 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B、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中考考点知识
(五)了解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改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九下第6课第29-30页)
1、纳粹德国对外扩张(2011课标增加)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8.3吞并奥地利;1938.9通过《慕尼黑协定》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后占领整个领捷克斯洛伐克。
2、列举德日法西斯的“邪恶”表现
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建立纳粹集中营。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实行血腥屠杀。
中考考点知识
(六)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九下7、8课第36-28页)
1、二战进程
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对苏发动侵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
1942~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是苏德战场,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1945年5月,柏林战役惨败,德军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语。
2、 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联合国家宣言》
时间: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
标志: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的最终形成。
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雅尔塔会议
目的: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时间: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内容: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2)战后成立联合国;
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
作用: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①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②启示:团结起来力量大,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正义必然战胜邪恶。
中考考点知识
(七)知道德国分裂、 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 九下第10、13课)
1、德国分裂(2011课标增加)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一分为二。
2、欧洲联合
欧洲的联合目的:发展经济,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抗衡美国。
过程:①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政府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7年六国决定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
④1991年底,12个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
⑤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英国除外)。
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格局上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另一方面,促进了各成员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近年中考试题
1.“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下列与罗曼。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 )
A.“一战” B.中东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海湾战争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波兰疆界变化的直接依据是
A.两国的历史传统  B.《九国公约》的规定
C.两国的实力大小  D.《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3.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动荡与变革 B.世界走向战争   
C.走向多极格局  D.和平与发展
近年中考试题
4.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 ( )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会议 C.《凡尔赛和约》 D.雅尔塔会议
5.有数据显示: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28%和近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7%和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和日本遭到二战的重创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D.欧共体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
中考预测
命题视角:
1、文化科技成就。(卡尔本茨、马克思、贝多芬)
2、国际关系方面:
1)近代以来法德关系演变趋势,由此归纳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
趋势:对抗到联合;世仇(宿敌)争霸欧洲大陆到逐渐走向一体化。
因素:国家力量强弱是影响对外政策的最主要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性质(意识形态)以及地缘政治也是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考预测
2)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在处置德国的方式上有何不同,分析这种处置对当时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巴黎和会:背景: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签定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方式:具有宰割、掠夺限制的特点,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影响:激发德国民族复仇情绪,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雅尔塔会议:背景: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召开了雅尔塔会议。方式:具有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特点,不仅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而且通过建立民主体制消除战争根源。影响:使德国走上了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有利欧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中考预测
命题视角:
3、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德国的扩张
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美德两国作出了怎样的应对,分析两种不同选择产生的影响。
(1)应对: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德国则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转嫁经济危机。
(2)影响:美国 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恢复;缓和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和民主制度。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资本主义世界也迎来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德国 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成为欧洲战争的策源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和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
中考预测
复习策略:
初三历史的专题复习,由于教学的内容与以往还是一样,这就要求必须选择新的视角重新整编教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内容。
复习时需要把握以下三点:(1)对教材基础知识不要“生吞活剥”地记忆,而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识记,力争对基本概念进行分层把握,如“背景(原因、条件)+内容(过程、措施)+结果(影响、意义)等”;(2)对知识点可以从不同史学范式的视角来理解和掌握;(3)对知识点的理解不仅要注意纵向地把握,还应注意横向地进行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