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源

  • 格式:  PPT
  • 大小:  3.97M    76张
  • 时间:  2016-04

免费下载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总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总复习ppt课件
初三历史 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知识内容分布:
中国古代史在本次会考中分值约30%
其知识点在考查目标中有了解、理解和探究三类
重点:统一国家的建立、民族关系的发展等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王朝的建立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三、政权分立和社会变革
四、民族关系的发展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六、对外关系的发展
七、科学技术
八、思想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
和王朝的建立
考点:
①本单元均为了解类
②本单元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王朝的更替和秦、唐、清王朝的疆域变化
专题一
训练一:
根据P1一/1-4的内容完成示意图
最早
170万年
北京

天然火
70-20万年
粟、蔬菜
5000年
水稻
6000年
河姆渡
遗址
黄帝
人文初祖
尧舜禹
禅让制
元谋

半坡
遗址
训练二:
根据P1一/5的内容完成先秦朝代表
前2070年

前1600年
商汤

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前770年
周平王
洛邑
训练三:
封建王朝的更替
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秦:前230-221年,秦王赢政先后灭掉六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西汉:前202年,刘邦 ;长安
两晋: 西晋------265年,司马炎 洛阳
东晋------317年,司马睿 建康
隋唐:隋------581年,杨坚 长安
唐------618年,李渊 长安
宋元:宋------960年, 赵匡胤 东京
元------1271年,忽必烈 大都
明清:明------1368年, 朱元璋 南京
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确立全国的统治




三国时期
(220年 曹丕 洛阳)
(刘备 成都)
(孙权 建业)

南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西夏

政权分立
秦、唐、清疆域的变化
大海
南海
长城一带
陇西


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
葱岭和巴尔克什湖北岸
唐努乌梁海地区
漠北和西伯利亚
南沙群岛
太平洋
大海
南海
统一国家的建立
考点:
1、四次大统一
2、帝王(武则天、康熙帝、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3、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演变
4、科举制度的变迁
见《知识提要》2—4页
专题二
1、四次大统一
前221年
秦统一
280年
西晋短期统一
589年
隋统一
1279年
元统一
2、帝王篇
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至第3
武则天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康熙帝
下一目
上一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一、建制
推恩令
统一货币、
度量衡
盐铁官营、
铸币权
北击匈奴、
南征南越
大败匈奴、
(卫青、霍去病)
移民屯边
张骞出使西域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秦王汉武的异同
相同:都加强了思想控制
军事上都打击了匈奴
都大量役使了百姓
不同:秦-----加重了人民负担,破坏社会经济,不得人心。、故而灭亡
西汉-----发展了生产,保障了边郡安定,加强了思想统一,故而强盛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二:唐太宗曾引用古人的话说: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以史为镜是何意?唐太宗是怎么做的?

以人为镜是何意?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

材料二中反映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唐太宗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

基于以上治国思想,唐太宗是如何进行统治的?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唐太宗
指要借鉴历史教训
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指善于用人,广开言路
勇于纳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采纳正确的建议
指人民的力量大
唐太宗总结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勤于政事,重视用人纳谏,对百姓轻徭薄赋,
重视发展生产-----
贞观之治
康熙帝
实行“更名田”等措施,
恢复、发展生产
实行文字狱,摧残了文化
设台湾府,巩固海防;
平定三藩之乱;
大败噶尔丹,加强对漠北地区管辖;
册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派军两次进攻雅克萨,打败俄军,1689年,
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
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
区都是中国领土
3、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演变
秦朝
皇帝、“三公”
隋唐
三省六部制
明朝
内阁、六部、
特务机构
清朝
军机处
辛亥革命(清末)
元朝
中书省、宣政院
特点: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4、科举制度的变迁
科举制度即我国古代存在时间很长的人才选拔制度
变迁:隋------形成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
唐------完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明------衰落(八股取士)
清1905年------废止
材料: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文中嘲讽的是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开创于哪一朝?谁在位时正式形成?
唐朝时,这个制度以什么科最为重要?
明朝时,这个制度下的文章又称什么?它有什么危害?
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
统治者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科举制度
隋朝
隋炀帝
进士
八股文
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真实奴仆
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文字狱
政权分立和社会变革
考点:
1、政权分立时期
2、战争篇
3、社会变革
见《知识提要》5~6页
专题三
1、政权分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三国时期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2、战争篇
农民战争
秦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
以少胜多战争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反侵略战争
台州九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材料: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候祠联
请回答:
文中的武候指谁?
东和北拒中的东和指什么?北拒指什么?
水面偏能用火攻说的哪一历史事件?
后人赞颂武候的诗句或对联很多,你能说出两句吗?

诸葛亮
联合孙权
北抗曹魏
赤壁之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3、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有军功者,个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
令、承,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回答:
①“商君”指的是谁?
②材料中规定了哪些变法内容?
③此次变法有何意义?
商鞅
①奖励军功
②奖励耕织
③建立县制
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材料一:魏主下诏,认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光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亦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帝乃谕群臣日:“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 ” ------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这一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②材料二是要迁都到哪里?
③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
改鲜卑姓为汉姓
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洛阳
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促进民族融合
特例:下列各项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的是 ( )
A、完成封建化
B、统一黄河流域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阶级矛盾激化
因果关系
阶级矛盾激化
完成封建化
统一黄河流域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民族关系的发展
专题四
秦:蒙恬北击匈奴
汉:卫青、霍去病
匈奴
昭君出塞、
张骞出使西域
班超经营西域
匈奴、鲜卑、
羌、羯、氐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卫温到台湾
藏族、维吾尔族
满族、白、彝族
唐朝开明的
民族政策
契丹族、党项族、
女真族、蒙古族、
回族
宋辽、宋夏之战
宋金对峙和郾城大捷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
明朝时蒙古地区的发展、后金的建立、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
张骞出使西域

依据《提要》6页内容完成下列示意图
准备联络
大月氏
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
第一次出使
公元前119年
第二次出使
促进了汉朝
与西域的经
济文化交流
选择题:
1、“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这首诗是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所作,他在
诗中称赞的是:
A.汉武帝 B.冒顿单于 C.昭君 D.呼韩邪单于
2、“昭君出塞”发生在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汉元帝
3、两汉时期,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贡献的有
①张骞 ②玄奘 ③班超 ④文成公主 ⑤王昭君
① ② ③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⑤
4、单于”是我国哪一个少数民族对首领的称呼:
A.犬戎 B.匈奴 C.氐族 D.鲜卑
5、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的“和亲”符合下列哪种
情况:
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 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是汉以求暂时避免匈奴骚扰的措施
D.和亲是汉匈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唐初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示意图






吐蕃
回纥
靺鞨
南诏
唐太
天可
图例
通婚  任命当地首领 会盟





唐太宗时中央政府 与少数民族关系简表
藏族
维吾尔族
满族
彝族
和白族
西藏地区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碑
回纥
新疆地区
唐玄宗封其首
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族
东北地区
唐玄宗封其首
领为渤海郡王
云南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
领为云南王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朕和夷狄分别指谁”?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一体现了朕的什么政策?
“蒙降金城公主”是否发生在朕在位时期?他在位时有何类似事件?
和同为一家说明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该地区何时纳入我国版图?
唐太宗
周边少数民族
自古帝王都鄙视少数民族,我却一视同仁
开明的民族
不是
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
元朝时
1、这幅画是谁的作品?他属哪一朝代?

2、该作品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阎立本的《步辇图》
唐朝
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随后文成公主入藏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
入藏
抗金名将
岳飞
郾城大捷
清朝的民族关系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684年设置台湾府
加强对漠北地区的管辖
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维护国家统一
平定三藩之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示意图
清朝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乾隆帝:
册封:
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
设置:
平定回部叛乱
设伊犁将军
达赖和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台湾府
专题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
1、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2、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 过程 具体表现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水利工程的建设
优良品种推广
农业
农具:
技术:
铁农具
曲辕犁
筒车
牛耕
温室栽培蔬菜
优良品种的推广
国外 中国
北方 南方
中亚:苜宿 蚕豆
石榴 核桃
越南:占城稻
美洲:玉米 甘薯
菽 麦

手工业
陶瓷业有了重要发展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丝织业、制瓷业、采煤业、
造船业、棉织业(南宋—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材料: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
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其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
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两口。他们有一张织机,养几
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他们织的绸,光
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施复夫妇赚
了许多银子。几年之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
到10年,积累了几千金,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
张织机,雇人织绸。
请回答:①小说反映的故事是否与明朝中后期“机户
出资,机工出力”的情况一样?具体说明一下故事中
“机户”指什么人?“机户”与被雇的人是什么关系?

②故事说明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怎样的变化?

施复夫妇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请回答:①材料一反映苏州的特点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末”指的是什么?
“游手趁食者”指的是什么?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什么时期的何种社会现象?
纺织业发达,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
商业和手工业
雇佣劳动者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商业
商业兴盛
①中原市场物品丰富
②出现了一批大商人
③货币流通量逐渐增大
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商业繁荣
①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②长安城:既是各族交流的中心,
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坊、市、人口)
商业繁华
超过前代
①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②城市中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③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黄河
秦岭---淮河
经济重心南移示意图
长江以南
①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
怎样的社会现象?

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南朝时江南地区进一步
得到开发;
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江南地区十分富饶的历史
现象。
南方:战乱相对少;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多战乱,北民南迁,带来了
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及耐寒作物
统治者: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过程
魏晋 南方得到开发
唐末五代 南方经济发展
两宋 经济重心南移
制作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示意图
海外贸易
冶铸业
造船业
农业
手工业
(长 江)

图例:
表包括
表相互促进
表移动
商业
经济
重心
水利建设
农作物推广
丝织业
制瓷业
造纸业
商业城市
具体表现
农业:新农具、作物种植进一步推广、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手工业:丝织业、棉纺业、制瓷业、采煤业、造船业;
商业:纸币交子首现四川
两宋都城东京、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均在南方
对外贸易主要港口泉、广、明州均在南方
专题六:对外关系的发展
丝绸之路
唐与日本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闭关政策
依据下图绘制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长安
河西
走廊
今新疆
地区
西亚
欧洲
材料: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一件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请回答:①材料中提到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时代?

②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当时欧洲的?

③、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
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
西汉
丝绸之路
大秦
丝国
制作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示意图
政治:
唐 朝
日 本
经济:
文化:
13批谴唐使
阿倍仲麻吕 鉴真
贸易频繁
日本受唐朝
文化影响很深
阅读下列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伎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祝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出起止时间。
 
②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③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中国
   港
图 例
表示往返



占城
印度
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阅读下列材料:
今年(2005年)三月十四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高票一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和心声.
———新华网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 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行政机构是  (   )
A.台湾办事大臣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②.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此诗记述的重大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       D.刘永福坚守台湾
③. 台湾诗人丘逢甲几乎用血和泪写了一首28字的《春愁》诗:“春愁唯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割台湾指的是哪一年?什么条约?        、          。
④.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会议是       (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⑤.当前的海峡两岸形势与南北战争前的美国比较有何相似点。
C
A
1895年<马关条约>
B
战争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同属于一个国家;
都面临反分裂的任务
材料:清朝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云南云召山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广东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代为收购出口商品,还代表清政府管束外国商人,传达政令,办理一切与外商交涉事宜。
① “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说明了什么?
②清政府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
③这一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
④这一政策有什么消极作用?
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国力逐渐减弱
西方殖民者在中国进行种种非法活动,为阻止西方侵略者
对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严重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科学技术
1、科学篇
数学、医学、地理学、农学、
2、技术篇
著名的工程、建筑、都城、
3、探究篇
隋唐时期名列世界前茅的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意义
专题七
科学篇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的计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东汉
《九章算术》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
高度发展的数学水平
张仲景
东汉
《伤寒杂病论》 “医圣”
东汉
末年
华佗
“麻沸散”(外科鼻祖)、五禽戏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郦道元
《水经注》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明末
清初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祖冲之
李时珍
技术篇
都江堰
战国
隋朝
大运河
秦朝
明朝
长城
隋朝
赵州桥
明朝
北京城


商朝
青铜制造
司母戊鼎
都江堰
赵州桥
(1)此河开凿于何时?
(2)图中ABC点分别代
指什么地方?
605年
洛阳
涿郡
余杭
A
C
B
材料:唐诗人皮日休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而杜牧则认为:“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凄凄满故宫,
亡国亡家为颜色,落桃犹自恨春风”.
1、“水殿龙舟事”指的是什么事?
2、两位诗人的评论是否有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隋炀帝多次乘龙舟南下巡游江都
都有一定的道理
一方面: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另一方面:它满足了隋炀帝奢华生活,劳民伤财,激化了阶级矛盾
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
秦长城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明长城 : 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明清北京城
隋唐时期 名列世界前茅的科技成就
启示:
1、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
2、历代文化成就都是对前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印刷术
火药
造纸术
指南针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及其传播示意图
四大
发明
指南针
造纸术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欧洲资产阶级
战胜封建贵族
图例:
包括
促进
印刷术
火药
人类文化
的传播
冶金业的
发展
新航路的
开辟
思想文化
专题八
百家争鸣
宗教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文字 史学
兵马俑 帛画 书法
绘画 佛教艺术
材料: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一方面要求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又要求统治者“为民以德”,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实行仁政。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太宗在位时,注意汲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儒家学说创于何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儒家思想在何时开始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后来,又在哪一事件中遭到了全盘否定?
3、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实际上是哪一学派思想的运用?
4、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有无借鉴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春秋时期
实行仁政
西汉
新文化运动
儒家
——————————
——————

艺术
柳公权
颜真卿
《女史箴图》
天王送子图
清明上河图
敦煌“飞天”
古代史复习到此结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