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 格式:  PPT
  • 大小:  447K    29张
  • 时间:  2018-03

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ppt课件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ppt课件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文革”期间,夫妇二人被迫害致死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这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六月。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二、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三、阅读感受
四、精彩语句 1、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2、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3、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 。
人间喜剧
傅雷家书
傅聪 傅敏
练一练
3.《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 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
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 , ,以及如何正确处理
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谦虚
严谨
得体
不气馁
不骄傲
德艺俱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劳逸结合
正确理财
恋爱婚姻
二、简答题
1.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2.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1、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2、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3.对于唐宋人唱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4.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5.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家书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3、傅雷赞成加泛音——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的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4、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5、“得失置之度外”、“胜败兵家之常”
三、主观题
1.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说明?
1、“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2.傅雷信中强调的是什么方面,他是怎样教育儿子的?你认为他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
2、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意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培根随笔》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四、作品简介及主要内容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从《培根随笔集》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的一生。作为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我们从这本薄薄的《随笔集》中,能读出种种味道,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迹官场的厚黑学。
一、培根语录

1、知识就是力量。

2、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3、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4、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5、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6、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二、《培根随笔》佳段摘抄
1、“天生的能力好像天然生成的植物,必须通过学习加以修整;然而学习本身如若不由实践去约束,必然方向纷杂而漫无目的。” 培根:《随笔·论学习》
2、“不要寻求令人称羡的财富,应当追求这样的境界:对财富正当地获取,清醒地使用,愉快地施舍并能知足地放弃。”培根:《随笔·论财富》
3、“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培根:《随笔·论友谊》
三、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
1)、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四、《培根随笔》名著练习
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2、本书分为:( 《论求知》  ,《论美》  ,《论善》 ,《论真理》 , 《论健康》 , 《论家庭》 , 《论友谊》 )等多篇随笔.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爱哲学)的培根。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的培根。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富有生活情趣 )的培根。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自强不息)的培根。
8、《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9、《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0、培根的主要建树在思想与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1、《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12、《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3、《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14、他的成就:
(1)他在一系列著述中批判了欧洲中古   经院哲学    和  唯心主义       ,认为经院哲学与    生活实践     隔绝,被   教条   和  权威    束缚。
(2)他还倡导通过    实验   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   科学实验        。
(3)《培根随笔》共有   58  篇。
(4)他的文章内容涉及    哲学   、  伦理     、        处世之道   等,其中多数与    个人生活       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     人生哲学    。
(5)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文艺复兴          时期的思想者—培根是其中之一—如何在   旧  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并树立   新  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14、培根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的 毫不 隐瞒的贵族立场      、  男权视角     和    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