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8.木兰诗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8.木兰诗

  • 格式:  DOC
  • 大小:  59K    5页
  • 时间:  2017-03

七年级下册2017新人教版语文《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免费下载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8 木兰诗(二课时)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重点难点】
文言词汇积累;理清故事情节。
【知识链接】
1.作家。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祖籍太原,编有《乐府诗集》等。
2.作品。
《木兰诗》出自《乐府诗集》。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祖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理解大意。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可汗 ( )( ) 鞍鞯( )( ) 燕山( ) 辔头( ) 戎机( )胡骑( )金柝( ) 朔气( ) 红妆( )战袍 ( ) 唧 ( ) 机杼( )倩 ( ) 溅( ) 啾( ) 姊( ) 云鬓 ( ) 著 ( ) 霍霍( )( )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二)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大意。
1.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合作交流。
1.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理清故事情节。
(1)用4——8字概括每节大意.
第一、二节: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节:                  ; 
第四节:十年征战生活;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比喻作结,解答奥密。 
3.《木兰诗》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
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
四、背诵课文。
五、积累。
1.文言词语积累。
如: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tiē 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    火:huǒ 伙,伙伴。
实词
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市场 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
关山度若飞   度:过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十 木兰诗(二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能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感受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合作探究。
1.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5.“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6.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7.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精读精练。阅读诗歌第六节,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三、课外阅读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四、拓展迁移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