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17.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ppt课件免费下载
课前检测
1、日本侵华罪行有哪些?
2、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名称分别为?
3、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是?其中最能体现国共合作的典范的是哪次?
4、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战役是?时间为?
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知识回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分期与
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中国人民——北洋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以国共为代表的国内阶级矛盾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社会面临什么形势?主要矛盾发生什么变化?

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5年——1949年)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点展示:
①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回顾上节课内容,想一想在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几种命运的选择?
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和平、民主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思考:蒋介石既然确立了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又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一是和平舆论的压力
二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1)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2、重庆谈判:
结果:《双十协定》
召开政协会议: (1946年初)
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1945年“双十协定”真正实行,当时
中国就实现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
内战独裁是蒋介石国民党既定方针
“双十协定”的签定是由于内战工作尚未就绪,它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假和平 真内战
磨好刀再杀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 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A
结果:
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发动内战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1)内战全面爆发:
内战的爆发初期 ——防御阶段
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战争初期的敌我双方的形势如何?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
国共两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方针,效果如何?
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
作战方针:以运动战为主,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100万人
130万人
430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195万人
373万人
国民党的机动兵力
大为减少
意义: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国统区
解放区

1、其中第二年指的是哪一年?
2、外线和内线指的是什么?
3、当时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具备那些条件?
思考:
阅读书本学思之窗: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送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
这一切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战略反攻的有利条件
战略上:粉碎了敌人全面进攻,同时在两翼(陕北、山东)有效的牵制了敌军,敌人中原防御相对薄弱。

经济上:进行了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扩充了实力,后方巩固。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130万人
430万人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1948年秋
280万人
365万人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280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
2.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方向明,东北战场克群雄
千军万马战淮海,运筹帷幄展英才
三大战役的结果如何?
神兵天降围平津,解决方式各不同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辽沈战役(1948.9——1948.11)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1948年9月---11月歼敌47万余人 东北解放军
辽沈战役示意图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黄百韬
黄维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敌55万余人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肢解敌军
分段歼敌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
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战略
决战
(1948.11--1949.1)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三大战役在不到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歼灭敌人154万,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指挥之出色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东 
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指日可待,中国人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胜利阶段
1、北平谈判:背景,结果(破裂)
1949年4月1日
北平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判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飞抵北平。来到下榻的北平六国饭店时,一幅大标语映入眼帘:
“欢迎真和平,
反对假和平”。
六国饭店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1949年4月1日在北平举行的国共和平谈判会场,
周恩来正在讲话
1949年4月15日,
国共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胜利阶段
1、北平谈判:背景,结果(破裂)
2、渡江战役:
时间,意义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迁移应用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
 “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
 此的政权:__________________
渡江战役或占领南京
鼓足勇气,乘胜追击,把革命进行到底
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胜利阶段
1、北平谈判:背景,结果(破裂)
2、渡江战役:
时间,意义
3、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
哈哈,中正之言有理呀!但只说对了一半
合作探究
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
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
三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
⑴中共领导(核心)
⑵理论指导(灵魂)
⑶革命道路(方向)
⑷革命军队(中坚)
⑸统一战线(保障)
⑹群众支持(基础)
从共产党方面说
(主要原因)
从国民党方面说
⑴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⑵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⑶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⑷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史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回顾历史
放眼寰球
总结经验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一、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
2、重庆谈判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
1、战略防御(1946.6-1947.6)
2、战略反攻(1947.6-1948.9)
3、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胜利阶段
1、北平谈判:背景,结果(破裂)
2、渡江战役:
时间,意义
3、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检测反馈
D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B、中共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C、国内外舆论要求和平
 D、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2、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
 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
 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
C
检测反馈
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4.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
 序幕的是
 A、刘伯承 陈赓 B、刘伯承 邓小平
 C、陈毅 粟裕 D、刘少奇 邓小平
B
B
检测反馈
5.《双十协定》和《国共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①都是国共谈判的结果
②都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落空
③协定内容都没有执行
④协定都有利于国内和平、民主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检测反馈
6.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蒋介石下台    B.南京解放
 C.蒋介石逃往台湾  D.全国大陆的解放
C
7.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
 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B
单元小结
侵略史:1840 19世纪末 1937

鸦片 甲午中日战 日本侵华
战争 八国侵华
1840 19世纪末 1919 1921 1949

义和团运动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
抗争史:
第四单元

及时训练:
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鸦片战争前夕形
势的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B、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C、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入超
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激增

2.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C
D

3、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
C、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D、英国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4.《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做公允用来欺骗舆论
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是被迫对中国作出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
D
B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6.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外国侵略者都是以武力挫败中国政府的抵抗

D
C

7.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雨果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8.《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共同之处有 ( )
①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
②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或商埠
③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④割地给西方侵略者
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③④
C
A

9.以下条款中属于《北京条约》内容的是
①开放天津为商埠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传教
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白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在位的皇帝是:
A.嘉庆 B.道光 C.咸丰 D.同治帝
1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于:
A 1856年 B 1858年 C 1860年 D 1864年
A
C
C

12、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请回答: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这个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 )
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
⑤《南京条约》 ⑥《望厦条约》
⑦《天津条约》 ⑧《瑷珲条约》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⑧
C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