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件ppt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
【考纲】 大气的受热过程。
【目标定位】 1.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3.应用: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_____。
太阳辐射能
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图中的A__________ _____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_____________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最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太阳短波
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辐射热交换
温度分布和变化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_______________,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大气的受热过程
(2)画图:用箭头在下左图中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3)在下右图中填空完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形成过程:(1)填图:在下左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地面间的冷热不均
P31
活动探究: 1. 海陆风的形成
——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海 风
陆 风
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_____,夏季气温___,空气较_____,是避暑的好地方。
减小

湿润
填图P10——五
(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_____,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上升


下沉
谷底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填图P10——五
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该力_____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_____。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
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垂直
低压
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地转
偏向
平行
偏向
地转
摩擦
夹角
【考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定位】 1.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理解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第2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地转偏向力
低纬度环流
中纬度环流
高纬度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3)季节移动规律
随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
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冬
季_____。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高气压
低纬信风
中纬西风
极地东风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_____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洋面积占
绝对优势
陆地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2)典型地区:亚洲_____和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
东部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总结: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
赤道低
副热带高
极地高
盛行西风
(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_______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
_______ 。
(2)锋面两侧空气的_____ 、湿度、 ____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_____变化剧烈。
一、锋与天气
1.锋面特征
冷气团
暖气团
温度
气压
天气
(1)冷锋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四周
中心
中心
四周
上升
晴朗
伏旱
寒潮
台风
(1)概念:锋面与_____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_____,乙处形成_____。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气旋
冷锋
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
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_________等天
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____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___处。
(4)常见地区:____纬度地区。
大风降温
D

A
【考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定位】 1.识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2.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及对农业活动的影响。3.应用: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图、区域图等资料,进行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___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冷暖和干湿
有气象观测记

气温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使海平面上升:改变_______,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1)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______________ _______,提高作物产量。
(2)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使农作物减产。
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海岸线
海拔较低的沿海
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积温增加,生长
期延长
干旱加重,供水不足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_________、 _____等温室气体。
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
甲烷
未来气候变化
读大气热力状况示意图,回答1题。 1.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C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2-3题。
2.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3.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B
C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4~5题。
4.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5.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C.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 D.③地多晴朗天气
D
A
下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6-7题。
6.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7.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C
C
8.有关图示风带正确的判断是( )
A.①在北半球 B.②在南半球
C.③在北半球 D.④在北半球

9.图中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①为极地东风带 B.②为中纬西风带
C.③为中纬西风带 D.④为东南信风带
A
B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该地北部季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7月份该地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B.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是该地西北季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C.东南季风的影响,是该地降水稀少的最主要成因
D.受东南季风影响时,该地大陆上形成高气压

11.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附近沿海渔业资源比③地附近的丰富
B.③地降水比②地降水少
C.③地为东澳大利亚寒流 D.①地为西澳大利亚暖流
A
A
12、下列四幅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13、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影响

14、下列四幅气旋、反气旋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A
A
1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用数字正确表示的内容的是( )

A.①极地高气压带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 D.④多雨带
B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
16、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
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C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