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5.力的分解

免费下载高中物理必修1教研课《3.5力的分解》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物理必修1教研课《3.5力的分解》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物理必修1教研课《3.5力的分解》课件PPT
1、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复习引入:
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
第五节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一、力的分解法则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力F1、F2
合力F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
并非同时并存!!!
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二、力的分解有唯一解的条件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F1
F2
F2
1.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种是可能的( )
A.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与F重合
C.两分力都比F大
D.两分力都跟F垂直
ABC
2.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 )
A.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B.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BD
3.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 )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惟一解
D.无解
B
4.将一个大小为7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4N B.7N C.11N D12N
D
1.按力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三、确定分力原则
例如:重力
效果一: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效果二:使物体紧压斜面
体会重力的作用效果
G
例1: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有一个物体,如图所示。该物体受到的重力G能对物体产生哪些效果?应当怎样分解重力?分力的大小各是多大?
θ
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学生分析:斜面倾角越大
联系实际: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G1 增大, G2减小
q
1、某人用力F 斜向上拉物体,请分析力F 产生的效果。
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巩固练习:
2、小球静止在斜面和挡板之间,请分解小球所受的重力。

F1/G = tgα F1=G tg α
G/F2 = cos α F2 = G/ cos α
α
所以,我们可以由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正交分解步骤:
四、力的正交分解
定义: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①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②沿xoy轴将各力分解
③求xy轴上的合力Fx,Fy
④最后求Fx和Fy的合力F
如图所示,将力F沿力x、y方向分解,可得:
例:三个力F1、F2与F3共同作用在O点。如图, 该如何正交分解?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这个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
五、三角形定则
矢量和标量:
1.矢量:在物理学中,有大小,有方向,又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如:力、速度等
2.标量:在物理学中,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如:时间、质量、长度等
课堂小结:
1、什么是力的分解?
2、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3、什么是正交分解?怎样进行正交分解?
4、矢量在运算中用什么法则?
(按力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三角形定则 or 平行四边形定则)
5.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 列图中错误的是 (  )
C
6.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如图1所示是我们衣服上的拉链的一部分,在把拉链拉开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类似三角形的东西在两链中间运动,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地被拉开,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
物体增大了分开两拉链的力
B.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
只是为了将拉链分开,并没有增大拉力
C.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拉链的力,但合上拉链时减小了合上的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
7.如图所示,一质量m=2㎏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0N, α=30° ,求物块与水面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多大.
F
α
)
x
y
G
FN
Ff
F1
F2
解.先受力分析画出力图如图示,
由力的平衡有
X轴上: Ff=F1=Fcos 30°=√3 /2F=5√3 N
y轴上:FN=G-F2=G -Fsin 30°= 15N
由公式Ff= μ FN 得μ= √3 /3
作业:
作业本P55-P57